毛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革命领袖,他的性格也有着很多种色彩,其中,毛主席的幽默感是很多人都曾感受过的。
而且,毛主席同样还是一位“语言大师”,他能够通过姓名引发幽默的氛围,还同样能给人带来启迪。
毛主席曾经称:蒋字,代表的是草头将军,毛字是反手,代表易如反掌。
毛主席的气质
毛主席谈吐幽默,和他的气质息息相关。
众所周知,毛主席身上有一股执着、坚韧的毅力,一生当中也克服了很多困难,从参加建党到井冈山,再从后来的长征直至“进京赶考”,这一路上都经历了太多的曲折。
在他的领导下,红色革命力量也没有低过头。
而至于他本人,在革命的道路上也是几经沉浮,可他却也在不断地思考和战斗,在漫长的道路中,有人害怕了,有人逃跑了,不屈服的精神始终是他前进的动力。
除了从革命中,就连生活中也是如此。
毛主席经常敢于挑战别人不敢做的事情,在历史上,他畅游过湘江、珠江、还游过黄河,甚至还要去密西西比河去游一圈,这些都体现着他的刚强。
无论是广大人民群众还是他的对手们,在他的身上都能感受到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。
早在东山学堂的时候,毛主席一首“独坐池塘如虎踞,绿杨树下养精神。春来我不先开口,哪个虫儿敢作声。”便已展现出了少年时期的豪气。
而在这之外,毛主席身上更是有一种幽默的气质。
他常常能够通过语言和语调,将十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,经常令人忍俊不禁。
比如在1929年,他为红四军制定了《教授法》时,也曾特别提到了:说话要有趣味。
他本人,也是一直这么做的。
在一次谈到朱德的时候,他风趣地提到:“你是“猪”,我是“毛”,我是你身上的一根毛,没有朱,哪有毛?”
一句简单的话,便能深刻概括出两人的深厚情谊。
在1939年华北联大的开学典礼上,毛主席更是在演讲中提到:“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山,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、四不像和打神鞭三样法宝,我们现在上前线,我也赠送你们三大法宝,那就是统一战线、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。”
、作为那个时代的读书人,毛主席的描绘更是能令每个人都听得懂,他的身上,也有着一种平民气质,这和他的成长经历也有着很大的关系。
还在幼年的时候,毛主席就是一个同情弱者、乐于助人的人。
一次,他和父亲一同外出买猪回家,并且付了定金,待到后来前去赶猪的时候,发现猪价已经大涨,这使得他的内心当中充满了不安的因素,觉得这样的话,对方损失就会很大。
即使是到了后来的工作中,毛主席身上的平民气质也展现的非常突出,他一生都在倡导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,他本人也经常深入到群众当中,也会向下级学习,“先当学生再当先生”。
也正是这样的气质,使得他写出了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、《反对本本主义》以及《兴国调查》等大量的著作,最终指导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。
他反对戒备森严的状态,也多次提到“不能将自己和群众隔离开”,此外,他也更加反对走形式、讲排场,一生都不屑于大鱼大肉。
衣服破了,可以补一补;走路累了,也能拿一根树枝当做拐杖。
他的身上,既有一般性,又有特殊性,更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彰显着个人的人格风采。
对人名的幽默感
正因为毛主席身上的那些气质,才让他的谈吐更加生动有趣,有的时候,一个人名,就能让他感受到不同的韵味。
最有名的一次,莫过于他对蒋介石名字的“拆析”。
那是在1945年赴重庆谈判期间,一次记者招待会上,有一位外国记者起身提问:“毛先生,你们有打败蒋介石的信心吗?”
毛主席在听到这个问题后,很快就有了答案:“记者先生,蒋介石的‘蒋’是将军上面加把草,草头将军而已。”
外国记者听懂了一些,不过又疑惑不解地问:“那么毛先生的‘毛’呢?”
毛主席接着回答道:“我这个‘毛’,不是毛手毛脚的‘毛’,而是‘反手’,这也就是说,战胜蒋介石是易如反掌的。”
这背后的深意,便是那一段漫长且艰难的历史了,双方的差距,也能从此体现。
重庆谈判之前,便是抗日战争。
那段时期里,为了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,中共实行了“减租减息”的政策,这样的政策,也一直延续到了抗战胜利之后。
再之后的土改,使得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和财富,激发了农民的觉悟,使得农民意识到了中共和自身之间的密切联系,并最终站到了正确的一边。
这些做法的成果,很快就体现了出来。
在淮海战役期间,包括苏、鲁在内的五个省一共动员了随军民工22万人,还有131万转运民工和391万后方的临时工。
这些民工,数量加起来大概有五百多万,由于物资匮乏,他们仅仅只有23万副担架和80万辆小车,有些人没有运输工具,就直接采用肩背的方式。
两个月的时间里,他们一共转运了11万伤员,还将5.7亿斤粮食运到了前线,此外,这些民工中还有不少人在做着勤务工作,包括清理战场、架电线、抢修交通线等等。
后来,陈毅元帅动情地表示:“淮海战役,就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。”
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,击败蒋介石,本身就是一件“易如反掌”的事情了,有些话语,经过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,就很清楚了。
此外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国共两党都是强调着集中领导的领袖魅力型政党,在那个特殊的年代,最高领袖对于两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特别是在战争年代,这样的“集中”首先体现在对于战争的指挥过程当中。
而这段时间里,两个人的形象就有着很大的区别。
在很多外国媒体的眼中,蒋介石是那种比较内向的类型,缺乏想象力,也不够浪漫,给人一种墨守成规、谨小慎微的感觉。
而毛主席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就比较外向,颇有一种不拘小节的气质在,很有诗人的浪漫主义气质。
在抗日战争时期,毛主席在延安的窑洞内和美国记者斯诺谈话,在谈话的过程中,还脱下了棉裤捉上面的虱子,捉住后用手指挤地“啪啪”响。
在1945年,重庆谈判期间,毛主席除了巧妙地运用了“人名”来说明问题外,还将自己于1936年写下的一首《沁园春·雪》送给了柳亚子,后来被登到了重庆的报纸上,非常吸引人。
可蒋介石很快就听说了这件事,立马“东施效颦”,组织下面的文人墨客,想要写出更加高雅的诗词,想着将毛主席的诗词给比下去。
结果,那种感觉可不是收钱办事的人能具备的,他们凑了很久,还是没有能写出一首符合《沁园春·雪》这样的诗词。
“草头将军”,又能从另外一个地方展现出来了。
这样不同的性格,在军事的指挥方面也能直接体现出来。
在军事指挥方面,蒋介石通常缺乏战略上的考虑,他关注的地方,通常是一些具体的细节内容。
这在蒋介石的很多讲话中也能看出,因为他经常会在演讲中提到“如何收拾军容军纪”,甚至至于“关于行军的过程中如何走路”的问题,他甚至还会相应做出一些规定。
此外,蒋介石在指挥部队的过程中,还经常会越级指挥。
在一些蒋介石失败的战役中,不少都是由于他不顾国防部和军令部的总体作战部署要求,直接越过了指挥机关去指挥前方部队,最终造成不少部署都泡汤了。
在这方面的对比,毛主席就恰恰相反了。
他关心的,主要都是大的战略问题,从来不去关心前线的部队具体是怎么运作的,更不会去干预前线的指挥官指挥行动,甚至,他还会经常聆听指挥人员的建议。
比如在1948年的时候,军委电令粟裕携三个纵队的兵力南下作战,而这个时候,粟裕却有着不同的看法,他认为在黄河、淮河之间作战会更加有利。
毛主席得知后,当即就采纳了粟裕的建议,从而为后来东野、中野合力进行淮海战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。
毛主席的战略思想和对于广大农民群众的政策,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跟着他走。
在解放战争进行了两年的时候,国民党的部队已经从430万人减少到365万人,特别是在东北,国民党部队仅仅只是在长春、锦州、沈阳等少部分城市有军队,还处在“蜷缩”状态当中。
而解放军的部队从初期的127万人上升到280万人。
这也是农村地区土地改革、大量招收翻身的农民参军外,更是将很多被俘虏改造的国民党旧部吸收进去,在当时,这批人被称为“解放战士”。
陈毅在1947年12月就说过:“一年来,我们补充了20万人‘解放战士’,还有12万翻身的农民,到了未来,这类战士的占比将会越来越高。”
在重庆谈判之后的解放战争,一共爆发了三个阶段,这段过程正如毛主席所说,已是“易如反掌”。
从1946年6月蒋介石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开始算起,仅仅只用了三年半时间,就把蒋介石彻底打败,此后,他也只能够苟延残喘了。
五年的计划,三年半就完成了,这和毛主席的指挥密不可分。
在小宇宙App上,人气播客“日谈公园”坐拥47万粉丝,李淼是其中最受欢迎的客座主播。他在“日谈公园”的往期节目《东京金融精英分尸案》《东京报复杀人案》分别有12.4万和9.7万播放量。李淼的播客“日谈物语”则完全是一档聚焦日本罪案故事的栏目,每周上线一期单集付费节目,迄今累计粉丝7.6万,付费听众人次达13万。
而“草头将军”蒋介石,最终的走向也确实在意料当中。
当年,毛主席说出那段话后掌声雷动,也是不经意间的“四两拨千斤”。